為提高我校教師的教學水平,推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深入實施,不斷完善高效課堂的建設,遵循新課程標準及當前教學改革的趨勢,圍繞著課程內容的調整、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等問題,2024年1月17日,我校開展了新課程標準學習分享會,本次分享會由語文組唐陽老師、數(shù)學組馬仕勇老師、英語組龔燦老師、政治組陳琪老師、歷史組劉珊老師、地理組師艷老師、物理組顏金鵬老師、化學組吳曉慧老師、生物組何季玲老師進行講授。
在分享會中大家共同探討高中課程改革的新變化、新教材的應用以及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學策略。
語文科目
唐陽老師認為語文知識不是獨立于學生之外的“外來物”而是在學生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之中,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相關聯(lián)的內容。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適當引入他們喜歡的活動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yǎng)起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數(shù)學科目
馬仕勇老師與大家分享教學體會。
英語科目
龔燦老師從新課標的“變”與“不變”談起,變的是課程理論、教育理念、教學設計、教學方法,不變的是學生仍需掌握大量的英語詞匯、熟練聽說讀寫的能力。并希望恰當?shù)剡\用現(xiàn)代技術,使音像材料和文字材料互相補充,實現(xiàn)超文本英語閱讀,提高閱讀效率。
政治科目
陳琪老師從政治的課程性質和課程理念談起,認為需用新時代思想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培根鑄魂,實現(xiàn)立德樹人教育功能。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認識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和堅持的發(fā)展思想,理解發(fā)展的總體布局和戰(zhàn)略布局,切身感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魅力。
歷史科目
劉珊老師認為在教學中應牢記課程理念以立德樹人為歷史課程的根本任務,使學生能夠從歷史角度關心國家命運,關注世界發(fā)展,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以培養(yǎng)學生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使學生能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逐步形成具有歷史學科特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
地理科目
師艷老師認為在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會用地理的眼光觀察現(xiàn)實世界;在分析問題的同時,會用地理的思維思考現(xiàn)實世界;在用地理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用地理的語言表達現(xiàn)實世界。
物理科目
顏金鵬老師講到在新課程標準下有效的開展情景式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利用物理實驗的情景創(chuàng)設和實驗設置可以讓學生增強自身動手實踐的能力,并且可以通過自主探究的過程來發(fā)展自己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學習態(tài)度。
化學科目
吳曉慧老師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課程標準,重視基本理論的學習,細化課程目標,打牢核心知識的基礎;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形成良好的基本觀念;增強探究意識,打破學生的定勢思維;完善評價機制,將反饋評價融入教學過程。
生物科目
何季玲老師表示在教學中要堅持學科基本理念:堅持立德樹人,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并從新課標的教學目標發(fā)展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四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佟校長做本次分享會的總結,他講到老師們充分認識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同時對高效課堂、精準教學能力的提升有了自己新的思考,相信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老師們的教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將有進一步的提升。全體教師應以此次學習為契機,沿著“新課標”指明的方向和路徑前行,貫徹新課標理念,樹立新教學觀念,不斷學習,不斷探索,真正讓新課標賦能課堂教學,實現(xiàn)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讓核心素養(yǎng)在深耕的泥土里開出絢爛之花,結出豐碩之果。